首页 > 汽车 > 评论

环保无小事 企业莫糊弄

来源:互联网

  “环保不是小事,相关企业不能糊弄,现在也糊弄不了了。”在日前举行的“轻型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技术交流会暨国家工程实验室燃油蒸发排放控制技术中心启动仪式”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鲍晓峰的一席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国不少地方都曾发生过环保让位于GDP的现象。汽车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是许多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这滋长了部分企业不重视环保的心理,他们甚至视环保为“儿戏”。如今,环保在各地政绩考核中具有一票否决权,从根本上扭转了不利局面。

  根据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环保部门对于上路行驶车辆的超标排放行为不具有处罚权。车辆违章处罚系统中没有排放超标车辆处罚代码,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难以对相关车辆进行处罚。政策衔接上的漏洞致使不少超标车辆不受处罚,仍然大摇大摆地通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歪风邪气”。如今,这个难题也被解决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增加了“驾驶排放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的”的交通违法行为代码,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排放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汽车企业想必对此深有体会。2007年7月1日,国三排放标准实施;2013年7月1日,国四排放标准实施;今年7月1日,国五排放标准实施;2020年将正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面对这样的形势,汽车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干“假国四真国二”的事了,那种排放失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巨大,依靠人工排查几乎难以达到目标,致使尾气治理成为多年顽疾。高科技手段将成为环保攻坚的重要辅助力量,遥感检测是今后的重要治理手段,它不需动用大量的人力排查,也不妨碍交通。

  在监测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将对超标车辆采取严厉的惩治措施。企业要对此加以警醒,不重视环保问题将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编辑:庞国霞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