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这支“国家队”是动真格的
如外界所期,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终于走到了一起,三方于12月1日在湖北武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合作涉及四个领域: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和新商业模式。
中国汽车业此前的合作不少,但就影响力而言,此次合作无出其右。作为汽车业仅有的三家中央级企业,一汽、东风、长安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地位不用多说,他们的联手似乎在向外界宣告:一支汽车“国家队”组建而成。
之前,一汽、东风、长安高层的相互频繁调动,为这份战略协议的签署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但看到这份协议,恐怕有人还会猜想,是政府层面的推动才促使三方走到了一起。笔者却认为,此次合作更多的是企业自发行为,尤其对于一汽和东风来说现实意义更大,恐怕是现实所迫、形势所逼。
三方称,此次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和中国汽车品牌综合实力提升。而目前,在最考验企业实力的自主乘用车领域,一汽、东风明显落后。尤其是体系能力的建设、正向研发的经验,一汽、东风需要向长安“取经”,亟需补上短板。否则,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恐怕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四个合作领域中,写在最前面,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当属——前瞻共性技术的创新,这其中包括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领域联合投资、开发、共享技术成果。目前,三家车企并未在汽车前瞻性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对于上汽、广汽这样的地方汽车国企和吉利、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三家央企的起步还不够快,且路径尚未清晰。当前,中国汽车正处于深刻的技术变革期,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方面的技术日新月异,或许只有集三家之力,分工协作才能加快步伐。在全价值链运营方面,三方将通过共享平台、共享动力总成、协同采购、打通物流的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协同出海、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方面,也会遵循这种思路。
笔者注意到,一汽、东风、长安此次签署的只是一份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中并未透露太多具体的合作细节。而且,此次签署协议并未邀请媒体,目前透露出的信息只是来自于一篇新闻稿。笔者希望,三方的合作能够快速推进,尽快给出具体的合作条款及落地时间表。毕竟,此前我们看到过太多高大上的合作协议,但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在关注三方合作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能够看到合作早日开花结果,哪怕只是在一个领域或一个项目上有所进展、见到效果。
也有人猜测,此次合作是三大央企合并重组的序曲,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三家企业就会真正走到一起,就如同此前南车、北车的合并。此时此刻,笔者不愿意去评价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少,而是想再次强调,三家大型汽车央企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汽车产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央企的背景、资源优势正在削弱,目前强势崛起的企业中,制度上是否灵活与先进起到关键作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汽车“新四化”技术方向的确立,催促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尽快转型。新资本、新模式、新思路不断涌入,检验企业真功夫的时刻已经到来。一汽、东风,包括当前发展势头还不错的长安,身上的压力都不小,肩上的担子也不轻。笔者希望三家企业将国企改革的精神落到实处,抓住战略合作的机遇,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图片由企业提供)
编辑: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