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江湖搏命式投资的“野蛮生长期”终将结束
私募作为一只国内民间资本的主力军,在国内经济领域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资本的浪潮下,私募将资本的杠杆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在不断最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私募这个在“野蛮生长期”的新军也迷失的方向。非法私募的治理,标志着一个乱推涨停板、操纵股价涨停,非法获利的私募利益链时代的结束。
2017年证监会近日专门部署专项执法行动第四批案件,严厉打击私募基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目前,相关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一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牛散”、庄家也遭到重罚。前华为总裁李一男,涉刑入狱,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
告别以游资作为资本集聚手段,手段激进,搏命式投资的私募江湖“草莽时代”即将结束。
在私募处于初创期的时候,私募基金募资乱象丛生,特别是一些小私募,存在违规冲业绩、冲规模现象,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蒙上重重危机。由于私募基金,特别是股票基金创始人员构成复杂,不少私募基金的发起人或操盘手是由当初的游资敢死队、牛散甚至论坛名博、大V发展而来,盈利模式和交易策略带有典型的“草莽投资时代”特点:手段激进,搏命式投资,也极易突破合规底线。私募的股票基金的野蛮生长期,让投资者博红了眼睛,让资本市场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最牛散户的“造神运动”,推动股票制私募的爆棚发展
近年来,“最牛散户”的造神运动如火如荼,“小散资产”的炒股人膨胀为亿万富豪被描述为草根成长的“励志故事”,甚至,他们成为众多散户顶礼膜拜的“股神”。这些“最牛散户”诞生于A股成长初期的“草莽时代”。股票初创期,股票和各类金融产品快速扩容,金融类产品创新不断,市场在躁动中快速发展。同时,市场法治化、国际化发育不成熟,难免泥沙俱下。
在股市初期,很多“最牛散户”,并没有什么“巴菲特”的头脑和操作技巧,其实就是靠资本操纵市场起家。不仅如此,他们已经从早期的庄股、长线庄进化为“短庄”,操纵行为日益短线化。即操纵周期由以往跨年、跨月向数天甚至日内操纵发展,操纵的“建仓、拉抬、出货”三阶段被压缩在一起,阶段间界限越来越隐蔽。牛散“短庄”式操纵,建立在信息不对称,蒙蔽散户,吸引散户跟风的基础上。某种程度上,没有“傻散”,就没有“牛散”。
游资帮派林立,巧取豪夺式的割韭菜,扰乱股票市场
除了早起的涨停板敢死队,另有佛山帮、温州帮、宜昌帮、山东帮等游资在A股市场兴风作浪,导致妖股频出,收割了一批批韭菜。在监管风暴下,先有“股神”徐翔走下神坛,后有“荣超一哥”徐留胜被罚。如今,私募基金已成长为可与公募基金并驾齐驱的市场力量。到11月底,私募管理人为2.18万家,备案基金6.46万只,总规模高达10.9万亿元。
股市严管下,新股票型私募如何升级为2.0有一下三点趋势:
一是两极分化。大型私募基金将占据主导地位,投研能力、管理能力差的小型私募将逐渐淘汰出局。在10.9万亿私募规模中,证券私募规模2.28万亿元,较去年底缩水了4861亿元,缩水近18%。部分私募规模下降,原因是遭遇了净赎回。与此同时,资金不断向大私募集聚,管理规模在100亿及以上的有185家,比去年底增加了52家。
二是随着IPO常态化,创投机构退出渠道畅通,股权创投私募崛起。目前,股权创投私募规模6.93万亿元,今年增长48%。
三是私募基金将越来越重视价值投资与投研能力,私募越来越阳光化,过去打涨停板擦边球、伪市值管理等盈利模式将逐渐被摒弃。操作风格将更偏向于中长线价值投资,“野蛮生长期”的过度投机风格,也将逐渐成为历史。
在陈旧与混乱的旧格局下,破坏就是重建的基础,股市以重拳的方式,将扰乱股票市场的股票型私募彻底终结,也代表着私募的“野蛮生长期”的终结,而对于私募以民间资本进行理性和价值的投资模式,政府和股市是理解和支持的。虽然,股市在严打黑私募所造成的股市冬天的来临,但是,冬天来,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