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私募 > 观点

重阳投资:如何解读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增速的放缓

来源:互联网

  摘要ABSTRACT

  根据《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业理财市场报告》,上半年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出增长放缓、结构优化的特征,金融体系去杠杆效果进一步显现。

  Q:近日,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上半年)》显示,截至6月末, 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下降至8%,增速相比上年同期放缓了35个百分点,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

  A: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上半年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出增长放缓、结构优化的特征,金融体系去杠杆效果进一步显现。

  总量上看,银行理财规模增长大幅放缓。截至2017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8.38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67万亿元。6月末,银行理财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放缓了35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内负债同比增长11.3%,表外理财增速开始慢于表内负债增速。如果以半年来看,银行理财规模更是首现负增长。

  结构上看,个人客户理财余额进一步上升,机构及同业理财规模下降。6月末面向个人客户(一般个人类、高净值类及私人银行类)的理财产品余额17.28万亿,较上年末上升1.74万亿,占比由上年末的53%升至61%;而面向机构和金融同业(机构专属类、金融同业类)的理财产品余额11.09万亿,较上年末下降2.42万亿,占比也由上年末的47%降至39%。特别是同业理财余额由上年末的5.99万亿降至4.61万亿,大幅下降了23%。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8月末同业理财余额较年初累计下降了2.2万亿。

  同业理财是2015年以来同业扩张的关键一环,既是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来源,更是资产端表外扩张的主要渠道。银监会在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银行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三大领域是银行业乱象最突出的地方。过去一段时间,同业、理财和表外出现野蛮生长,这些领域资金空转现象最突出,经营最不规范、潜在风险最大,而且很多产品相互关联、嵌套,看不到底层资产。这些风险必须警惕” 。同业理财作为上述三个领域的交集,自然是监管指向的重点领域。同业理财绝对规模的下降,表明金融体系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点在其他数据上也可以得到验证,8月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分别较年初减少3.2万亿元和1.4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和-1.6%。

  对金融体系而言,同业理财规模的收缩减少资金多层嵌套,有助于降低金融体系的传染性。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同业理财规模的下降减少了资金融通的中间环节,金融到实体经济的资金流通更加畅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影响较小。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