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资本:以市场为导向 深度发掘双创企业核心价值
随着国内双创环境日益趋好,双创项目也在不断增加,而在9月刚刚过去的“双创周”,更是将创业创新的热度推向了新的高潮。然而,资本虽然从未停止对双创项目的关注,但近两年成功获得投资的项目数量以及整体融资金额却并未有太多增长,这是为何?通江资本创投领域负责人张嘉诚表示,资本或正在进入平稳、务实的投资发展阶段。
我国在双创领域发展时间虽然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其发展增速却并不弱于任何国家。随着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以双创内容为主的风险投资在此后呈爆发式增长。据36氪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10年开始,中国双创投资的年复合增长速度在全球始终保持前三,仅2016年的投资总额就已超过300亿美元,成为自美国以后第二大双创投资集中国家。同时,中国双创热情也一直保持高涨,创业创新意愿始终排名全球前列。
我国之所以在该领域会有如此快速增长,与近年来优质的政策环境有莫大关系。在双创口号提出之前,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紧锣密鼓制定政策支持,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到《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指导意见》,以及《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实施意见》等,诸多细分环节都在给与双创参与者及投资者一定政策福利及财务便利。例如在税收方面,得益于营改增的推进,部分企业在购置设备及纳入抵扣范围的房屋租赁等项目时,其增值税发票可以进行全面抵扣,有效减少了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
此外,投资者介入双创项目最大压力在于资本存放周期过长,易造成投入容易退出难的状况。为此,我国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开拓双创投资新路径,例如近期公布的《创新创业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试行)》,让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及双创企业得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在增加双创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适度分隔了投资者介入风险,增加可退出方式。
然而,正是由于市场对双创领域过高的期望,国内双创项目已然出现鱼目混杂情况,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也被逐步弱化。例如此前火热的孵化器项目,据《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500个孵化器,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创建运作的,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再加上双创企业入驻数量不断缩减,资本对孵化器的投资热情也在减小,许多孵化器项目均出现资金周转难题,也因此才爆发了2016年初深圳孵化器转让潮。据业内人士估计,在未来几年中,我国孵化器或将有一半选择转型或倒闭,资本参与度还将逐年下降。
某天使投资人表示,资本投资热情减小,实则与当下双创领域发展异化有一定关系。一方面,企业创立之初最大压力在于运营成本,因此部分运营者容易只顾眼前利益,将产品设计内容及推出方式以迎合投资者为目标,忽略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及产品深度研发,并最终造成因创新内容不足而被同业竞争者替代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内优质的发展环境催生了资本的频繁竞争,部分实力不足的企业也被过多关注,最终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打乱相应市场发展应有节奏,而企业自身最终也因不被市场接受被迫逐渐隐退。
由此,自2015年起,我国双创投资市场发展增速明显下降,资本多持以观望态度。但对目前市场现状,通江资本创投领域负责人张嘉诚却并不担心,他认为,投资增速放缓是市场趋于成熟的表现。目前市场正在逐渐淘汰哗众取宠及低竞争力的双创企业,而优质项目也将随之凸显。资本将目光逐渐从对热点的关注转移到项目本身,从广泛撒网到重点聚焦,同时以贴合市场需求为前提,注重项目品质与延伸布局,由此整合的企业才能真正在创新道路上发展长远。
以美国市场为例,虽然其创业投资数量年增长率只有12%,低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但其创业投资总额始终保持在全球排名首位。归其原因,美国市场在创业领域投资并不追求数量,而是专注于精准大额投资,项目质量才是一切投资甄选的大前提。
根据2016年统计显示,国内双创投资数量增速已降至不足2%,成功融资数量也由2015年4967家减少为3386家。而在对项目品质的关注上,市场参与各方明显出现了较大的提升。以本次全国“双创周”为例,许多地区的创业大赛中,参赛项目多以精准医疗、细分数据收集、人工智能结合等内容为主,贴合市场需求成为了各大比赛主要命题。此外,许多主办单位也灵活归纳双创企业,例如将参赛企业创办时间由3年以内改为5年以内,以此囊括中长期创业项目,进一步加强三方对项目核心内容的关注。
或许在市场的筛选下,最终能长久运营的优质项目寥寥可数,但双创领域发展本就是大浪淘沙过程,资本只有坚守对核心价值的要求,全面审视市场现状,才能最终发掘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双创企业,并助力其走向成熟、高效的市场竞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