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私募 > 观点

映雪投资郑宇:投资如钟摆 坚守风格逆向投资

来源:互联网

  “投资是钟摆,不可能向一个方向持续摆动,每一种投资风格都会迎来自己的机会。”映雪投资董事长郑宇坦言,每个投资者都会有成功的路径依赖,需要将自己的风格坚持下去。

  不畏市场挑战,敢于逆向投资,自下而上精选个股,郑宇在过去几年获取了稳健的投资收益,2017年获评第四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最佳私募投资经理。

  坚守风格 不畏挑战

  遇到市场风格和自己的投资风格发生错位时怎么办?在面对这个每位投资经理都可能经历的考验时,郑宇选择坚持自己的风格和投资逻辑,不跟随,不盲从。

  有着券商自营从业经历、在资产市场摸爬滚打18年,郑宇的投资风格更偏向成长股,基于精准的自下而上选股能力,长期业绩稳健。

  然而,今年的市场风格转换给郑宇带来了挑战,“一九分化”行情让擅长成长股投资的郑宇业绩有所回落。但郑宇相信,潮起潮落,各种风格都会有自己的机会。小股票在下跌过程中也孕育着上涨的机会。

  成长股的风口暂时停息,郑宇却并未放松自己的研究步伐。“我们对持仓个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拜访上市公司,跟踪公司动向,对基本面的把握更加清晰准确。此外,我们还积极抓住债市的机会,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为产品贡献收益。”郑宇说。

  过往的投资经历给了郑宇坚持的底气和信心。据了解,从2012年成立发展至今,映雪投资在郑宇的带领下用5年时间成长为百亿私募基金。

  逆向投资 精选个股

  郑宇将自己定义为逆向投资的拥护者,擅长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在市场冷门中寻找低估值标的,耐心等待市场风格切换。

  郑宇坦言非常欣赏主张逆向投资的约翰·邓普顿。作为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的投资风格可简单总结为“淘便宜货”,寻找价值型投资品种,他的投资标的基本都是被大众忽略的企业。郑宇的投资逻辑受此影响,在投资中倾向于看空热门板块,逆市场而行。

  “股票涨幅大是最大的利空,跌幅大是最大的利好。”郑宇表示,逆向投资看起来是和市场上绝大部分人的观点背道而驰,但在大多数人卖出时买,在市场都买时卖,价格是最合适的。

  当然,逆市场而行需要坚实的基础,郑宇的敢于逆向而行是基于他对上市公司的充分研究。郑宇表示,对于持仓股票,从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客户、同行业竞争对手等多个方面都会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对于新公司,则会少量介入后再做研究,若研究结论较为正面,才会继续买入。

  自上而下精选个股是郑宇比较擅长的领域。他介绍,在具体操作时,会按照自己的经验选出性价比高、风险收益不对称、潜在收益比较大同时下跌风险相对较小的股票进行配置。

  “我们喜欢在中小公司、民企里面寻找低估值、高成长的标的,不会去参与没有成长性的公司炒作。”他表示。

  在持仓方面,郑宇坦言他的持股集中度较为分散,最大持仓不超过10%,这是为了提高买入股票的胜算概率,进而降低风险,获取稳健的收益。同时,他的持股周期也会比较长,换手率并不高。

  尽管如此,郑宇并不认为自己是稳健型投资者,他直言自己的投资风格较为进取。当风险和收益同时存在时,更倾向于冒风险,博取相对较高的收益。

  四季度市场风格切换继续推进

  对于未来的市场趋势,郑宇判断,今年四季度,市场风格将会继续向成长股切换。蓝筹股前期涨幅比较大,接下来可能进入滞涨阶段,而其它滞涨的、跌幅较大的股票或迎来反弹机会,四季度结构性牛市将向慢牛转变。

  支撑这一判断的是增量资金的缓慢进程。愈演愈烈的房地产限售限购政策使得居民手上的财富配置向股票市场倾斜,或支撑起股票市场从原来的“二八现象”驱动的牛市迈向更多个股全面上涨的牛市。

  “边际增量资金供应胜过股票的边际供应,这样就会带来市场的缓慢上涨。可以观察到现在市场出现了一个现象,上证指数在7月和8月两次回调时,都有场外资金进来抄底,市场不太会深跌。如果是增量资金跑步进场,则会带来市场大幅快速上涨,如2015年的大行情。如今则是一个缓慢的上涨过程。”郑宇进一步解释。

  随着市场风格转换,郑宇的操作策略也会更进取一点,保持相对较高的仓位。上半年小股票有非常不利的抛售情况,但现在风险降低了,也有些趋势交易者在推动小股票重新形成上升趋势。

  在板块布局上,郑宇表示四季度看好前期涨幅滞后的医药和医疗板块,着重看估值比较合理,有适度增长的公司。

  三季度热度较高的电子和新能源板块,郑宇也踏准市场节奏获取了不错的收益。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符合产业逻辑,将会是长期的、螺旋式上涨。对于近期苹果产业链标的的显著跌势,郑宇认为,这需要判断智能手机产业链,尤其是苹果产业链上的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

  在香港市场的配置方面,郑宇表示,港股市场涨得多了,有风险,如内房股,基本面已经透支了比较高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涨幅太大会变得很脆弱。“港股是非常典型的自下而上做投资的市场,其实在指数涨了这么多的情况下,大量港股是没有涨的,我们会在这里面寻找投资机会,倾向于配置内地概念的港股,例如国企、涨幅滞后、知名财团的港股公司、有A股也有港股的公司,等等,对于这些港股的配置比例都会增加。”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