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私募 > 观点

360回A 基岩资本: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选择上市地

来源:互联网

  自360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以来,围绕360的“猜壳”游戏便绵绵不绝。近日,360借壳江南嘉捷(行情601313,诊股)的消息传出,意味着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也意味着又一家中概股成功回归A股市场指日可待。

  另一边,今年以来,美国股票市场一直处在牛市通道之中,三大指数屡创新高。近期,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热情高涨,已有近百家企业进入赴美上市流程。360回归就意味着国内企业不再赴境外上市?基岩资本副总裁杜坤指出,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猜壳游戏终止!最终花落江南嘉捷

  2016年7月,在美国上市的360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围绕360的“猜壳”游戏便绵绵不绝。今年3月28日,天津证监局官网公布,华泰联合证券已于3月23日与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辅导协议。这意味着,360将通过传统方式排队IPO上市,这也让“360借壳概念股”应声大跌。

  9月6日,有媒体报道,“360的确正在筹划借壳,标的公司已停牌,但是360对以何种方式登陆A股一直是做两手准备,即IPO和借壳都有尝试。”当时,360回应称,“感谢媒体的关注报道,公司对于市场传言不予回应。360的上市工作在稳步推进过程中,目前没有可以披露的信息。”

  此后,“360借壳概念股”再次蠢蠢欲动,特别是9月12日晚间,江南嘉捷公告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的公告:一是聘请华泰联合证券担任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二是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初步确定为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的公司。市场因此猜测360可能的借壳对象就是江南嘉捷。

  在这期间,中葡股份(行情600084,诊股)的呼声也一度很高。中葡股份早于2016年就被传将被360借壳,并曾于2016年7月做出过一次澄清,称未与奇虎360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就与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收购等重大事项进行过任何接触。而今年7月10日停牌后,市场再次把中葡股份视为了潜在的借壳对象。

  不过, 10月9日晚间中葡股份公布了重组方案,据交易方案,中葡股份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控股股东国安集团下属企业青海国安以6.71元/股的价格购买其持有的国安锂业100%股权,交易作价27.08亿元。而随着360借壳江南嘉捷揭开神秘面纱,这场围绕360的“猜壳”游戏终于画上了句号。

  境外上市还是私有化回归?这是个问题

  在360“猜壳”游戏终止的同时,11月8日,阅文集团(港股00772)在香港成功IPO,上市首日一度大涨100%。在大家都在猜测360如果借壳成功的话最后会在A股市场上迎来多少个涨停板的时候,在香港上市的阅文集团已经默默的飙出了天价,市盈率突破300倍。似乎境内境外的市盈率差距也不是那么的明显。

  与此同时,据有关数据表明,2017年以来,在多重利好的共同影响下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热情高涨,已有近百家企业进入赴美上市流程,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汇财证券等承销商首次出现了中概股的IPO积压现象。

  一边是360的私有化回归成功引爆了话题,一边是国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热情再次高涨。究竟是选择境外上市还是在国内上市?如果赴境外上市后企业最终还是要回归A股,那一开始又为什么要折腾?

  基岩资本副总裁杜坤认为,从360借壳江南嘉捷登陆A股这件事可以看出,企业最终究竟选择在国内上市还是赴海外上市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及其需求。以360为例,在企业发展的早期,可以选择登陆国外上市门槛较低的资本市场,通过首发募资、定向增发、并购整合等资本手段辅助企业的快速发展。等到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对成熟之后,达到国内的上市门槛,可以选择回归A股。

  美国对于新兴国家的爆发性增长企业不吝啬于给高估值,阿里巴巴、唯品会、网易等中概股股价的屡创新高就是明证。国内则对成熟稳定的企业非常欢迎,给予的估值很高并且相对稳定。而且在国内上市还有语言文化上的优势。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