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合众汽车的“秘密武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对于普通人而言艰涩难懂的技术正不断转换为能够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实用性产品,犹如“互联网之光”一般照亮生活,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随着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也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出。据了解,博览会今年共有411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参与,除了规模更胜以往,今年参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比以往更加凸显智能化、人性化。
无人驾驶汽车无疑是历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重头戏,今年出现在博览会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更成为承载各种互联网最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再一次丰富了“出行革命”的含义。
这里《中国汽车报》记者要以参展的一台新能源汽车为例,除了具备智能无人驾驶功能,其更把近年来日益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车内,摄像头识别人脸后,车主无需使用钥匙即可启动车辆。除此之外,车辆具备的手机远程控制、车辆远程充电管理及控制家用电器等智能互联技术将其汇聚成一台“移动智能终端”,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便捷的出行体验。
而这辆车正是由浙江本地的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作为仅仅成立几年不到的企业,研发的新能源领域的历史确已经有二十多年,由合众汽车、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共同成立的研发中心,“三电”技术也领先于行业,正向设计的车型更加优化了车辆内部的布局,续航里程也能达到400-500公里。
与以往的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相比,这台主打“移动互联”概念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构架了以车载终端、智能设备、大数据平台等进行交互通信的网联系统,将用户、车、环境等各方通过互联网联合成一个整体,让使用者在车内就能实现办公、购物、控制家用电器等,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开创前所未有的人性化行车体验。
合众汽车创始人方运舟说:“如今,绿色出行、无人驾驶等概念对人们而言已不再陌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概念将不再只是绿色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一个集诸多生活应用场景的‘移动智能终端’,满足人们出行、办公、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我国的新能源研究技术位于世界前列,新能源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合众汽车如何能披荆斩棘自立门户,总结有三点:第一,从合众创立之初,研发团队就在考虑新能源如何发展,把新能源、智能、互联结合于一身的设计,破局车辆内“互联网空间”,车在未来的功能复杂强大,如何与万物互联,移动终端的服务更像是一个贴心的伙伴。
第二,在地域控制技术上也有独到之处,随着无人驾驶交通信息的复杂化,未来车辆的控制器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信息处理速度快更方便,这就要求整合各个电子系统更快速、安全、高效的情况下能处理各种信息,还能保护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如何防止“黑客”侵入自己的系统发生危害。
第三,结合上游许多零部件供应商,清华大学和硅谷研究院的研发能力,共同配合做出一台真正的大融合型“移动终端”车辆。
方运舟还提出“一个基地、三个技术”即嘉兴生产基地,上海、北京、硅谷三个技术研究中心,目前除了轿跑之外还在研究小型SUV,面市预计会到2019年左右,这款个性化、年轻化的车型价格几何,目前还没具体透露,但是方总肯定的说价格是一个家庭能接受的范围。
在其他场馆,除了智能无人驾驶汽车,博览会上还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黑科技”:智能导医导诊的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导航、导医、咨询等服务;能够自动识别试卷内容,并且给予修改意见的机器智能阅卷技术,可有效减轻老师、家长的负担;旨在收录国内外所有博物馆的全景虚拟现实内容的VR博物馆,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体验到博物馆的馆藏、文化……博览会期间,人们可以在展区亲身体验这些“黑科技”,感受互联网技术的力量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
据悉,本届博览会围绕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 ---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设置了发展理念区、综合展区、主题展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区、项目合作洽谈区等功能板块,凸显了全球视野、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的特点,吸引了来自国内外411家知名企业参展。
博览会将持续至12月6日,期间还将举办118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10场互联网项目合作专题对接会,为全球数字经济合作提供广阔舞台。
编辑: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