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互联

敲黑板,划重点,智能网联汽车将何去何从?

来源:互联网

  12月14-15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汽研)主办、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幸福)协办的“2017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峰会”,将在溧水产业新城如期举行。届时,包括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中国汽研副总经理谢飞、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学家Henry Liu、博世自动驾驶兼前瞻技术研究总监BONHOMME Renaud等在内的400多名业界翘楚将齐聚南京,围绕“自动驾驶的挑战与机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即应用场景”、“专用车智能化与共享经济”等热门话题,直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亮点、盲点甚至是痛点,共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大势。

  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黑科技,让汽车这个冰冷的钢铁侠从此有了“智商”,于是会思考、懂应变、能交流的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汽车被装上了大脑,完成这项神迹的,无疑是汽车圈拥有“最强大脑”的人。无论是学术大咖、科研达人,还是企业高管,他们的每一次脑洞大开,每一次匠心独运,都让我们离全新的汽车驾驶体验又近了一步。

  再来说此次会议的举办地——溧水产业新城,2016年3月华夏幸福曾与溧水区政府及溧水经开区达成战略共识,将以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打造新的产业亮点和区域品牌,将溧水产业新城建设成为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和孵化转化的高地、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测试和开放实验的高地,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合作的高地。

  立足这个愿景,他们还定下了未来5-10年的“小目标”:

  一是打通创新链,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掌握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有条件自动驾驶(CA)及高度自动驾驶(HA)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V2X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高度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和开发能力,整个沪宁智能网联汽车走廊具备网联式环境感知能力,打造复杂工况下的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环境,建成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体系。

  二是布局产业链,打造高能级产业体系。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道路设施两个重点方向,促进红外传感系统、车载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车载视觉系统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芯片、操作系统、先进传感器及配套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加快完善产业链布局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三是开放资源链,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体系。加快频谱资源开放使用,争取V2X专用无线电频谱分配支持,探索合理的高精度地图使用方式方法。搭建通信网、物联网(含位置网)、智慧路网三个基础网,建成智能网联测试和示范应用区,建成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的技术测试和产品认证平台,参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的制订。

  为达成小目标,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家级创新试验区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在溧水区先期启动建设2平方公里的封闭测试区,结合现有市政道路搭建超过百种满足各类无人驾驶和V2X等测试场景,为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示范体验基地。

  第二步,智在溧水区条件适宜道路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实测的基本环境条件,覆盖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结合溧水会展小镇建设以及周边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增加高速公路测试场景,初步建成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与示范应用产业基地。结合“溧水未来城”建设,将溧水产业新城建设成为智慧出行示范区。

  第三步,以溧水为起点,率先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开放实验走廊,连接南京机场、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形成共享交通闭环,测试与示范车辆达到万辆级。建成区域性、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聚集一批有影响力的智能网联龙头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基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