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国内

砥砺共前行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踏上新征程

来源:互联网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35次提及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新征程,江铃集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瞄准新能源汽车踏上新征程。

  10月28日上午,以“新征程·享未来”为主题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及工程研究院开工暨江西汽车产业基金启动仪式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举行。2017年恰逢江铃集团建厂70周年,庆祝活动同期举行。70年风风雨雨,江铃人以“抡起大锤、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揭开了江西汽车制造的历史,并在国内汽车集团群雄并起的竞争态势下,赢得了一席之地。新时代新征程,江铃集团正聚合力量主攻新能源汽车,力争在新格局下开创新辉煌。

  把握时代脉搏 主攻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江铃集团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

  2014年,江铃集团“站在未来看今天,站在行业看自身”,制定了未来发展蓝图“20115战略”,即到2020年实现整车销量100万辆,营业收入1500亿元。新能源汽车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

  2015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秉承“创新智造未来,驱动绿色生活”的发展理念,江铃集团调配资源快速起步,建立了三电实验室,初步掌握整车系统集成与匹配能力和整车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三大关键核心技术。

  2016年12月,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获得中国第七张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2017年9月30日成为国内第三家通过工信部资质全面审核,进入工信部第300批公告,正式成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企业。2017年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预计全年销量3.6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9%左右

  借助新开工建设的30万辆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和工程研究院的持续投入,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未来5年,将打造三大整车平台,开发十款全新车型,累计产品开发投入将达50亿元,实现从A00到A+级轿车、纯电动SUV和MPV车型全覆盖,形成较为完备的产品谱系,致力于在2020年取得国内电动车市场份额超过10%的目标。

邱天高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邱天高表示,江铃集团除着力推动专注纯电动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快速上规模、上水平之外,还将着力推进现有的传统汽车快速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尽快实现现有产品全谱系电气化,并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实现国内领先。

  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是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生产规模扩大、技术进步离不开资金支持。江铃集团从发展的关键着眼,建设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和工程研究院、启动江西汽车产业基金,为新征程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和工程研究院是江铃集团重点打造集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及智能出行为一体的重要布局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土地和厂房投资20亿元,生产线设备设施投资30亿元,工程研究院建设和产品项目投资50亿元,流动资金20亿元。

  新基地规划面积1833亩,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2019年下半年投产,二期扩建至年产30万辆。新基地将具备钢铝混合车体、全铝车体和多种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制造工艺,同时规划了动力电池包制造和塑料外覆盖件成型工艺,设备自动化率将达到85%以上;生产车型从A00到A+级轿车、纯电动SUV和MPV车型,投产车型将搭载基于企业云的车联网平台。此次开工建设的江铃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将成为行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节能环保标杆工厂,未来还将有序导入具备纯电动自动驾驶技术车型的生产制造工艺。

  根据江铃集团的规划,同步开工建设的工程研究院将按照建设成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的目标进行规划设计,占地面积为300亩,规划建设主要包括研发大楼、造型中心、试验中心、整车试制中心及辅助设备设施。建成后将具备新能源整车及三电技术研发、智能网联技术研发、轻量化车身研发、试制试验、仿真分析及性能测试等能力,并将形成一整套跨学科领域的先进研发流程与体系,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艺专精的千人研发人才队伍,满足每年2~3款全新车型开发、5~6款改型或年度款车型研发,每年300台整车的试制能力。作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管理和研发体系的枢纽,工程研发院将负责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具体实施重大的研发工作,不断地研发创造一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有力地支撑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汽车产业成为潮流和趋势,尤其是我国汽车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更显现出无比巨大的号召力,受到各路资本关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江铃集团顺应新时代潮流,借助资本力量推动新征程。

  2016年,江铃集团成立了鼎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作为集团资本运作平台,制定了“聚焦汽车、中国动力、全球资源、落户江西”的发展战略,积极与政府资源对接,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等一系列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金融资本合作、人才交流等。

  此次启动的江西省汽车产业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规模为100亿元,存续期为10年,由江铃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其旗下基金管理平台——南昌市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联合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南昌市政府及南昌经开区、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旨在提高江西省汽车产业水平,重点发挥发展产业基金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牵引,推动江西省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基金将主要投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支持汽车产业链创新技术发展,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汽车后市场、并购及其他方向的投资机会。

  “建设新基地和工程研究院、启动江西汽车产业基金,三位一体发展新能源汽车,江铃集团的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邱天高表示,“江铃集团还将着力推动智能互联技术的融合发展,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北航等各机构、各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并加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智能互联的前瞻布局。”

  70年历程铸就江铃人的精气神

  1947年,南昌汽车保养厂(江铃集团前身)成立,江铃人以“抡起大锤、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揭开了江西汽车制造的历史。80年代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出当时国内最好的轻型车。90年代初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并打造了江西省首家上市公司。90年代末,江铃率先实施销售体制改革,营销体系迅速布局全国。

  新世纪初,江铃集团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大幕,不断引入资金、管理、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建成了现代化的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2004年,江铃销售收入首次站上百亿元台阶,成为南昌市第一家百亿元企业。

  之后十年时间,江铃集团相继迈过200亿、300亿、400亿、500亿台阶。2015年之后,江铃集团调整发展战略,从以往过于依赖商用车、柴油车的局面,向 “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柴油动力和汽油动力并举,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方向转型,并且取得成效。2015年,江铃集团汽油发动机项目投产,开创了同时生产柴油和汽油发动机的历史,江铃集团部分乘用车开始搭载自产“心脏”,进一步增强了整车竞争力;2016年,江铃集团乘用车集中发力,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88%;2017年,江铃集团进一步丰富产品线,11月份将推出投入23亿元、源自福特技术的江铃威龙重卡,曾经引爆广州车展的全自主设计的紧凑型陆风逍遥SUV也即将面世。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以及共享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江铃集团紧盯行业发展大势,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前面发展。2016年,江铃集团销售整车超过40万辆,营业收入超过653亿元,其中商用车销售26.7万辆,位居全国商用车企业前三强,列2017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9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27位。今年前九个月,江铃集团整车销量30.17万辆,同比增速为10.3%,高于全行业增速一倍以上,江铃轻客、轻卡和皮卡继续维持了各自细分市场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位置,江铃集团整车销量位居中国汽车集团销量第11位,比去年同期劲升2位,充分展示了跨越发展的磅礴势头。

  江铃集团走过70年的风风雨雨,初创、一次、二次创业,铸就了江铃人的精气神,始终朝气蓬勃,奋勇争先。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千载难逢机遇。江铃集团紧紧抓住机遇,砥砺共前行,围绕“20115战略”开启新征程,推动“三个并举”转型。在新征程路上,江铃集团将不断在技术、产业、模式等方面谋求突破。随着新基地和工程研究院的建设,在江西汽车产业基金的助力下,江铃集团必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插上腾飞的翅膀。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