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发布
中国汽车产业一年来都干了些什么?中国汽车产业几十年发展历史到哪去查权威资料?《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以下简称为《年鉴》)全部记录在案。该书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规划、计划、科研、生产、营销、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服务。
11月16日,2017《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发布会在湖南湘潭举行了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张红宇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以及一大批参与《年鉴》编辑工作的人出席会议。大家认为出版《年鉴》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对2017《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给予肯定。
张红宇说,《年鉴》全面记载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已有三十余年历史。近年来,《年鉴》期刊社不断传承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源和专业的研究团队,针对地方汽车产业规划、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评估、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度挖掘,为地方政府发展汽车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年鉴》数据统计,还针对行业管理和各方研究所需,重新梳理分成了区域产业、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四个板块,实用性更好、指导性更强。希望《年鉴》期刊社能够深入贯彻工信部发展汽车工业的方针政策,在今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充分起到连接企业和政府的桥梁作用,为工信部及相关部委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安庆衡说,2016年我受《年鉴》期刊社的邀请当编委会主任。《年鉴》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全国共有300名编委,近千名特约作者,16大板块内容。主要的栏目包括聚焦年度热点,政策法规,大事记,基本情况等等。另外中国汽车产业经济数据库以表格形式汇聚了汽车行业相关的发展数据。
因为汽车的形势在变,所以研究新版《年鉴》的框架。这次《年鉴》围绕2016年的热点话题开展了讨论。除了一些技术文章,我们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权威的参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更大地发挥《年鉴》的优势,不仅作为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记录者,而且成为行业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叶盛基说,一直以来《年鉴》编辑出版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年鉴》以专业、客观、高价值的内容,得到广大行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使用。衷心感谢《年鉴》和其工作团队为整个文献出版付出的所有的辛劳和智慧,对专家、领导以及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衷心祝愿《年鉴》越办越好。
高和生说,《年鉴》记载中国汽车工业从0到3000万辆的发展的历程,是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近年来,平面媒体受到一些冲击,发展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如果有一本杂志能够办好,那就是《年鉴》。
各地《年鉴》的联络员代表也发了言,谈了在编写过程中的艰辛。
《年鉴》创刊于1983年,从1986年版(第二本)开始一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编辑出版,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该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随着AI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也将成为《年鉴》的重要内容,必将进一步受到人们欢迎。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