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国内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能为你点亮哪些技能?

来源:互联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并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下简称FSC)已经走进了第8个年头,从最初的单项比赛,到如今的FSC油车、FSC电车、巴哈和无人驾驶四大赛事并行,它们为辛勤造车的莘莘学子究竟带来了什么?2016年6月,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牵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开展,蔚来汽车赞助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与汽车大学生培养研究》课题正式启动,历时一年多,通过文献、问卷、访谈等调研形势,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确切的答案。

  11月16日,课题成果于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学生系列赛事举行期间正式发布,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刘丽繁进行了现场解读。

刘丽繁

  报告显示,每年FSC的油车赛约有4000位核心成员在大赛中获益,加上辐射效应及电车赛和巴哈大赛等,每年至少有30000名学生在FSC系列赛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经过大量问卷统计,参赛的学生以大三、大四的学生为主,超过80%的队员认为,车队经历让他们对车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有68.7%的学生因为车队掌握了一门或多门软件,专业素养得到提升,60%的学生在车队中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30%~40%的学生通过车队接触到了更多实习和工作机会,并且拓展了自己的交际圈,结识了更多的非学生群体。

  在成长路径方面,FSC对学生的学习、毕业去向、职业规划及综合能力等方面都给予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报告指出,参加车队有效提升了学生矢量学习和时间规划的能力;在选择毕业去向时,大赛充分挖掘出985、211车队学生对赛车的兴趣和求知欲,大多数倾向于读研深造,更倾向于直接工作的非985、211学生通过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更快适应工作岗位;在职业规划方面,FSC起到了定位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对地域选择、企业文化、岗位要求、就业形式等都有自己的主见;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报告认为,FSC对于汽车大学生工程实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经验及情商等综合能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

  通过全方位地调研和梳理,报告总结出FSC对汽车人才培养的七条启示。

  第一,树立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及观念,各院校根据自身定位和产业需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需要的各类人才;

  第二,革新高等工程教育师资力量选拔和评价标准,不能只重视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而忽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产业经历;

  第三,完善汽车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

  第四,改革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育配套激励措施;

  第五,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统一管理、积极寻求与车企合作;

  第六,在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了政产学研结合平台;

  第七,积极寻求与车企合作,搭建政产学研结合平台。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付于武在讲话中用三个“前所未有”来形容当下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即政策的强度和密度前所未有、大规模跨界协同前所未有、对核心技术突破的欲望前所未有,基于此,汽车行业应不遗余力地加速培养适应汽车产业强国需要的人才,大赛组委会也将进一步促进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以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议提供更好的平台。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