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自主大戏看传祺
访谈主持:《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访谈嘉宾:广汽集团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 郁俊
“与年产销规模已达到100万辆的第一阵营自主品牌相比,广汽传祺的规模和体量还相对较小,在产销规模方面仍需发力。我们明年的目标是70万辆,2020年是100万辆。”
何伟:作为今年《中国汽车报》的一项核心重点采访报道工程,中国品牌巡礼从5月开始,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报道团队的足迹基本走遍了国内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广汽传祺作为今年巡礼的最后一站,有着深刻含义。2017 年,可以说是自主品牌汽车集体向上崛起的元年,广汽传祺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成绩和特点,值得总结和借鉴。
郁俊:今年1~10月,广汽传祺SUV 与轿车全矩阵均衡发力,累计销量超过42万辆,同比增长42.4%,可以说显示出充满活力的增长模式,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增长质量高。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广汽传祺“健全体系、强化体质、创新变革”的事业方针,通过在渠道能力、品牌向上、产品投放、售后服务等多维度的提升,推动广汽传祺实现高品质、高效益增长。
从2008年成立、2010年底首款车型上市、2011年销量只有1.7万辆,到去年全年销量突破37万辆,6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超85%,再到今年年产销超过50万辆的目标,作为一个成立仅仅9年的年轻自主品牌,广汽传祺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年产销规模已达到100万辆的第一阵营自主品牌相比,广汽传祺的规模和体量还相对较小,在产销规模方面仍需发力。我们明年的目标是70万辆,2020年是100万辆。
目前产能不足一直是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在全国展开了布局,有序推进产能扩充和异地工厂建设,形成了覆盖珠三角、长三角和“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为广汽传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在杭州建设产能20万辆的工厂、新疆建设产能5万辆的工厂,宜昌建设产能20 万辆的工厂。2020年广汽传祺传统能源汽车年产100万辆的布局基本已经完成。此外,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广汽传祺也展开了重点布局。我们投资建设了智能网联产业园,总共有4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一期20万辆,预计2019年初建成。
“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真正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所以我们几年前就有这个考虑,并为之努力。我们计划2019年下半年正式入美。”
何伟:总体感觉,广汽传祺的成长势头很猛,无论是在战略布局、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开拓、营销服务等环节都呈现齐头并进的良好状态。尤其在海外战略层面,广汽传祺有着清晰的国际化战略目标:2019 年要正式进入美国,跻身国际主流市场。传祺的梦想很大。
郁俊:广汽传祺自成立以来便从中高端市场切入,坚持正向开发,坚持国际标准,通过创新驱动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效益和质量并重,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在全球市场,广汽传祺的目标是做世界级的中国品牌。我认为广汽传祺具备这样的优势。目前广汽传祺已经成功进入到全球14个国家,去年我们对国际化战略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到大部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海外市场主要是欠发达的国家和区域。根据广汽传祺中高端自主品牌的定位,在海外布局上,我们要走出一条和别人不同的路。一方面,沿着“一带一路”经济带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要挑战美国市场,美国市场是全球除了中国以外,最大的单一新车市场。同时也是法规、标准最严苛的市场。
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真正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所以我们几年前就有这个考虑,并为之努力。广汽传祺是惟一一家先后三次参加北美车展的中国汽车品牌。明年我们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来进行全系车型的集中展示。美国市场是值得我们去挑战的,进入美国市场,是对我们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的一个整体的检验和提升。如果能够成功进入美国市场,那么我们有信心进入全球的任何一个市场,为此我们在全力以赴地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能够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我们对自身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花3年时间进行准备,计划2019年下半年正式入美。这3年的时间,我们会把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得很扎实。作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广汽传祺要国际化,我们的研发也要国际化,目前我们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究院,主要进行前瞻基础性研究,另外也在同步规划其他研发中心,覆盖外观造型、内饰设计、整车技术方面的研究。
今年是广汽传祺品牌国际化全面加速的一年。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要用品质征服市场,而非价格。未来,广汽传祺还将从品牌构建、合作模式、团队培养、产品导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国际化战略部署,逐步构建起完善并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事业系统,实现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同时精选市场,重点突破,达到海外事业规模和效益的最优化,将广汽传祺打造成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目前来看,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是有赶超机会的。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虽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都能超越,但不排除一两家优秀的企业经过持续努力实现赶超,但时间还无法具体化。”
何伟:自主品牌汽车集体向上的趋势有目共睹,目前就产品而言,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还存在多大差距?
郁俊:就整体而言,无论是广汽传祺还是其他自主品牌车企推出的产品,在某些方面或许已经与大部分同级别合资品牌产品达到同一水准,甚至部分性能已经超越同级别合资品牌产品。但整体上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还有差距。我们会找出差距,采取对策,争取在几年内,实现在综合水平上与他们比肩。广汽传祺全体员工都清楚,我们有一个梦想,就是把传祺打造成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超越主流合资品牌,然后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
何伟:关于超越,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在传统能源车领域自主品牌可以实现,还有一种观点是自主品牌在传统能源车领域只能缩小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超越恐怕不太可能。对此怎么看?
郁俊: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深刻变革,这给了中国车企新的机遇。目前来看,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是有赶超机会的。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虽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都能超越,但不排除一两家优秀的企业经过持续努力实现赶超,但时间还无法具体化。
何伟:在持续向上和不断超越的过程中,广汽传祺的优势在哪儿?
郁俊:广汽传祺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成为中国汽车的领导品牌,更远一点的梦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 年要有若干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进入世界前十之列。在这个目标下,自主品牌车企都在全力挑战自己,希望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尽管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广汽传祺的发展速度不是最快、规模不是最大的,但我们的综合竞争力是相对领先的:首先,中高端品牌定位为传祺品牌向上奠定了基础。和一些自主品牌不同,我们的产品从中高端切入。一些企业担心,在中高端市场无法和合资品牌竞争,因而起步从低端市场开始,品牌再突破向上。但是慢慢会发现,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已有定位,向上突破很难。现在来看,广汽传祺的发展路径有一定前瞻性;其次,始终坚持正向研发;第三是品质保证,广汽传祺从成立之初即坚持品质优先,在J.D.Power中国新车质量评价中,传祺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榜首。此外,坚持创新驱动和全球采购等也为我们提升产品品质奠定基础。
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品牌的竞争力在于良好的质量保证、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广汽传祺坚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同等优先、淘汰落后”供应商体系建设原则,不仅保持了供应链的成长活力,也与广大供应商建立了平等、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另外,广汽传祺充分融合欧美、日韩供应链体系优势的同时,以自身技术优势,着重培养国内优秀供应商。在与国内供应商合作时,由广汽研究院主导零部件产品开发过程,确定关键技术指标,广汽传祺还会派驻技术人员与供应商协同促进产品品质提升。依托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广汽传祺供应保障能力和供应品质大幅提升,可以快速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打造出更多深受消费者信赖的高品质产品。
“不能只依赖一款车型,也不能只依赖SUV 支撑销量增长。在轿车领域,我们启动了‘轿车振兴计划’,对GA8、GA6进行了重新定位和重点推广。今年广州车展,全球首发了传祺首款MPV车型GM8,年底投放市场,接下来还有很多新能源车型陆续导入。”
何伟:我特别注意到,广汽传祺虽然入局晚,但进入角色快,尤其是在令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头疼”的事情上,广汽传祺却迎刃而解,比如盈利问题。广汽传祺不仅实现盈利快而且盈利能力强。你们有什么招数和经验?
郁俊:集团全力的支持和重视人才选拔及培养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十三五”规划中,广汽将举全集团之力打造传祺品牌。
我们打造了“技术最优、品质最佳、成本最低、供应最及时”的广汽采购方式,其核心是筛选和管理供应商,严控零部件品质,通过完整的体系充分挖掘供应链的潜力,将供应商价值最大化,更好地服务广汽传祺研发和生产。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确保汽车产品的品质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我们有很优秀、很成熟的配套商加入进来,签署很多战略合作协议,并且他们愿意在价格、技术方面向我们倾斜,为广汽传祺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优质资源和优越条件。
目前,世界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为传祺配套,大家在零部件配套、产品开发、技术共享、成本控制、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何伟:众所周知,GS4 是广汽传祺最突出的爆款车型,为近几年广汽传祺业绩的提升立下功劳。目前的GS8也成为继GS4之后,广汽传祺成功切入中高端SUV市场的新一代爆款车型。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产品布局完善、产品在各细分市场均衡发展,企业的整体运转才更良性、更可持续,品牌才能真正实现稳步提升。对广汽传祺而言,如何使全线产品实现均衡发展?
郁俊:的确,一家企业单靠一款产品支撑销量增长是很危险的事情,去年我们考虑要逐步摆脱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在SUV 细分市场,我们打造了GS4、GS8双明星车型。今年10 月传祺GS8的销量再度破万辆,重回大七座SUV细分市场第一。在此之前,自主品牌还没有中高端车型的月销量能达到1万辆,可以说传祺GS8是个突破。我们非常有信心,将GS8打造成年销10万辆的明星产品。除此之外,传祺SUV家族的另外两款车型——GS7和GS3自8月底上市至今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GS7订单超1.6万辆,GS3有2.8万辆,相信随着产能的释放,传祺还将有更多的明星车型形成强大的矩阵效应,推动传祺快速发展。
目前过于依赖SUV是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应规划去改变这一现状。不能只依赖一款车型,也不能只依赖SUV支撑销量增长。在轿车领域,我们启动了“轿车振兴计划”,对GA8、GA6 进行了重新定位和重点推广。GA6从下半年开始月均销量超2500辆,居细分市场前列,GA8连续数月位居中国C级轿车市场第一。通过不断完善对轿车市场的产品升级和市场布局,实现轿车和SUV的平衡发展。今年广州车展,全球首发了传祺首款MPV车型GM8,计划年底正式投放市场,将进一步完善传祺的产品布局。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新能源车型陆续导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汽传祺一直保持着积极主动、超前布局、厚积薄发的姿态,始终将新能源汽车视为重中之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何伟:在迎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行业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广汽传祺有哪些重点布局?
郁俊:今年,我们先后导入了3 款新能源车型GS4 PHEV、GA6PHEV和纯电动车型GE3,几款新能源车型的最高时速和续驶里程等指标在同级竞品中居于领先水平。虽然目前广汽传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量不是很大,但我们一直注重核心技术的积累。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汽传祺一直保持着积极主动、超前布局、厚积薄发的姿态,始终将新能源汽车视为重中之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今年4月,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约7500亩,将分期打造“智能制造区、创客服务区及生态小镇”三个功能区域。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规划年产能为40万辆,首期动工项目为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广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年产能为20万辆,计划于2019年初建成,首款产品拟定为传祺A级纯电动汽车。按照规划,产业园将最终打造成智能、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生态的国际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城,建成后将对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和社会开放,并共享研发生产销售平台。
何伟:在前瞻性领域,广汽传祺也有了很多研发和积累。但行业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很多前瞻性技术目前是超越市场需求的,对此你怎么看?
郁俊:我们非常注重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都有投入。虽然技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市场、消费者,但前瞻技术的研发也要走在前面。在这方面我们有机会和国际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给了中国车企一个机会。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和国际企业同台竞争,有机会去赶超。当前,全球的人才都在向这些领域汇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
依托广汽全球研发体系和前瞻技术的超前储备,广汽传祺深入洞察未来出行方式及消费升级需求,通过整合智能制造、移动互联、云平台和大数据,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圈,为未来移动生活创造无限价值。
何伟:传祺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这需要什么样的品牌文化核心?
郁俊:明年是广汽传祺成立10周年,我们正在梳理全新的企业经营哲学,进一步明确传祺的品牌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我们将站在新的高度,以全球化的视角,打造广汽传祺的全新国际品牌形象。今年,我们确立了“健全体系、强化体质、变革创新”的事业计划方针,以创新企业文化、重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明年,我们将把更加符合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需求的传祺全新品牌形象确立下来,并对外发布。
面向新时代,广汽传祺将以国际前瞻的视野、专注务实的态度、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全球消费者持续打造符合潮流设计理念的高品质产品,向世界传递中国自主品牌的人文精神和品牌内涵,不遗余力将广汽传祺打造成世界级的中国品牌和产销研全球化的国际企业。
编辑: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