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国内

致敬汽车出行变革领袖!面对四化趋势,他们引领变革

来源:互联网

  2017年11月29日,由《中国汽车报》社和罗兰贝格共同发起的“汽车-出行变革领袖”评选活动在北京新国贸饭店三层隆重举办。

  作为汽车行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在风云际会的2017年,《中国汽车报》社与罗兰贝格共同发起了该项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评选。本次评奖聚焦M·A·D·E四大领域(出行服务、自动驾驶、数字化、电气化),历时3个月的时间,从200家候选企业中层层选拔和多轮筛选,找寻汽车-出行领域优秀的变革领袖,最终锁定17家优秀企业进入到候选名单。在当天的评选活动揭晓仪式现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中国汽车报社总经理辛宁、罗兰贝格合伙人康伯涵等嘉宾为以上17家企业代表颁发了奖杯。

  产业变革成为行业共识

辛宁

  在评选结果揭晓之前,《中国汽车报》社总经理辛宁发表讲话时谈到:“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汽车行业正在步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关键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四化’趋势日趋明显,各种新企业、新模式、新思路不断涌现。我们强烈关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希望以专业的视角、公正的评判寻找行业标杆和业内英才,旨在通过这次评选激励和鼓舞行业变革者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付于武

  作为本次活动的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在现场表示:“当今,全世界都已经意识到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任务迫在眉睫,而且中国在这方面有比较优势,国家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从目前的规模、产量和市场各方面看,我们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另外共享化趋势也表明,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已经来临,这样的生态才是未来汽车的生态。我们应对这种趋势的方式就是跨界、协同、合作,以此来支撑我们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走得更远、更可持续。”

康伯涵

  罗兰贝格合伙人康伯涵谈到:“随着出行方式的改变,不管是车辆还是交通的管理、充电设施和装置设置等,都将有一系列独立的供应商出现,他们既可能是提供基础设施,也可能是为基础设施提供运营和维护。罗兰贝格内部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变革的深度,以及最先开始的领域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出台了汽车行业应用数据预测报告,挖掘和分析了很多数据,和全世界差不多一万多名的消费者进行访谈,最后锁定了这17家企业。”

  移动出行业态风云际会

  在当天的颁奖环节中,汽车之家、中交出行、嘀嗒拼车、ETCP、G7、GKN、首汽Gofun、精进电动、大搜车、泰特机电、神州优车、宜行科技分别获得了2017“汽车-出行”变革先锋的称号;2017移动出行变革领袖、2017自动驾驶变革领袖、2017数字化变革领袖、2017电气化变革领袖分别由领克、博世、华为、蔚来获得;百度赢得2017“汽车-出行”变革领袖大奖。此外,首汽Gofun、嘀嗒拼车、泰特机电三家企业获得了2017“汽车-出行”最佳人气奖。

▶2017“汽车-出行”变革先锋——汽车之家、中交出行、嘀嗒拼车、ETCP、G7、GKN、首汽Gofun、精进电动、大搜车、泰特机电、神州优车、宜行科技

▶2017移动出行变革领袖——领克

▶2017自动驾驶变革领袖——博世

▶2017数字化变革领袖——华为

▶2017电气化变革领袖——蔚来

▶2017“汽车-出行”最佳人气奖——首汽Gofun、嘀嗒拼车、泰特机电

▶2017“汽车-出行”变革领袖——百度Apollo,付于武与叶盛基共同为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颁奖

▶投资人与变革领袖展开对话

  在随后进行的投资人对话变革领袖环节中,以上17家获奖企业的代表就投资人关心的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回答。三场对话分别围绕共享汽车大潮下的新出行、智能网联与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大时代三大议题展开。

  在第一场对话中,嘀嗒拼车创始人兼CEO 宋中杰、中交出行科技董事长王金城、首汽Gofun出行COO谭奕、宜行科技副总裁陈建福主要就移动出行行业目前的市场格局,以及当下的拼车、专车、租车、互联网巴士、分时租赁等各种业态,发表了各自观点。王金城认为:“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它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的出行市场很大,我们只要专注于某一个目标客户某一个市场,就会有机会,目前我观察到很多公司都是做2C的,我们做2B市场的就显得比较独特。整个出行主体还是专业运输公司主导的,道路客运中有200亿人次的出行要求,运输公司肩负着这个使命。”

  谭奕认为:“科技的进步、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空间,我觉得未来中国只有两种出行方式,一种叫公共出行方式,一种叫移动互联出行方式。究竟移动互联出行方式这块市场,谁将走到最后,目前来看还不确定,基于各位的努力和成就的结果。”

  陈建福谈到:“移动出行业态跟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也会有不同的客户定位,无论是分时还是专车、快车、拼车,一开始客户觉得比较新鲜,新鲜之后每个客户的需求不一样,就会细分各种不同的形式。从2014年开始,出行模式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发展到2017年年底,拼车、专车使用的频率都很高,几个大的龙头企业的定位越来越明确化,企业有可能是做平台的,或者可能是主机厂,或者是专门做引申品的,但是对外却越来越倾向于一体化。这个一体化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分工变得越来越明确。”

  车联网、新能源:下一个风口

  在此后进行的第二、三场对话中,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G7总裁马喆人、华为IoT平台领域总经理郭瑾、ETCP集团副总裁朱凯针对行业热门的自动驾驶话题,各自探讨了如何定义未来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时代到来的时间点,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配套基础设施、法理争论等;而蔚来汽车软件发展部副总裁庄莉、精进电动创始人兼CTO蔡蔚、泰特机电董事长吕超分别针对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走向,则共同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链的利润价值如何转移,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未来的延伸方向等话题。

  郭瑾介绍:“华为以通讯起家,未来华为公司的车联网着力点是如何迅速地进行信息交互,我们和在座的企业都有非常好的协同关系,对我们而言,是为他们提供服务,除了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硬件,还有一些软性的东西,比如如何进行大数据的交换,如何超高速信息的分享,这些都将是我们的着力点。”

  最后在第三场谈论环节中,关于传统车厂和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话题,庄莉认为:“到底是由更传统的汽车公司引领浪潮,还是由‘不靠谱’的互联网公司来做,都是有可能的。新的互联网公司从基因上有机会去革新,从头思考,而且没有负担,所以它可以更勇敢地接受改变,可以采用更新的技术做好用户体验,首先当然我们要学习传统汽车行业一百多年积累的经验。我觉得在这个行业当中不存在传统的企业与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对立,变革会发生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

  摄影:邬启斌 陈文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消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