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颁奖】新能源汽车产业热、市场冷 这一矛盾如何破?
新能源汽车产业热,仅一家特斯拉的市值就超过了大多数老牌汽车企业。反观市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70万辆,但与2800万辆的总销量相比,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尤其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的拉动增长效应正逐渐减弱,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与机遇,产业热、市场冷,似乎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真实写照。
在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旭、普天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兵、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丰、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顾镭分别从企业角度、各个行业及产业链谈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
攻克核心技术需整零协作
与其说市场冷,不如说新技术需要新型整零协同作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旭从电池这一核心技术谈起,他说:“电池能量密度要提升的话,电芯会增加,电池模块体积也会变大。因此,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仅靠一家电池企业研发是不行的,它需要在研发之初就与整车企业、二级供应商协同布局。”
通过平日里与多数整车企业接触后,王旭发现,自主企业的整车管理能力基本与国外相当,但关键零部件仍然落后。他认为,零部件企业在通过与整车企业协同开发产品时,能够提升技术能力,缩短与国际差距。因此,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汽车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必须加大配合的力度,与此同时加快技术的进步。
一旦电池技术成熟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会很大。王旭希望,当前自主零部件企业努力提升技术,积极与整车企业同步研发。
基础设施要统一规划布局
新能源汽车产品再好,如果充电问题得不到解决,市场也是起不来的。
普天新能源是中国最先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的企业。普天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兵介绍,基础设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政策,(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从2009年,中国普天应国资委要求切入新能源全国性的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中,为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做一些准备工作。至今已8年,普天新能源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当地运营公司。
前几年,面对万亿产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大量资本踊跃进来反映在充电桩方面就是盲目圈地。陈兵介绍,前几年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上投资和布局,不仅普天新能源,还有许多其他民营企业都在陆续进去。
目前中国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整体布局相对杂乱,缺乏统一规划,表现在“车找不到充电桩,充电桩被闲置”等现象。陈兵建议,未来要想更好的实现双轮驱动,一是基础设施规划要考虑到国家战略及城市规划布局,不能仅站在一家企业角度出发。二是引入共享网络,让车和充电桩互通互联,共享资源。他举列,上海新能源车保有量13万辆,充电桩超过10万个,基本达到1:1,但仍出现新能源汽车没地充电的现象。普天新能源一直在做这个共享软件,让资源充分利用。三是理念发生了变化,由“跑马圈地”回归到企业,从用户需求出发聚焦服务。四是建立清晰商业模式,助力新能源汽车市场腾飞。
传统零部件企业的新思维
“从新能源汽车发展角度出发,我们希望中国有像博世等跨国公司那样具备系统集成能力的本土供应商出现。” 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丰说: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多,但规模相对小,系统集成能力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过程中,行业内的企业应该多联手,形成本土汽车零部件的核心优势。
尽管昆明贵研开始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布局,但主营业务仍然是传统内燃机汽车尾气排放处理产品,俗称“三环催化剂”。冯丰说:“对于未来发展,一是要主抓新材料开发;二是做多元化的延伸,提前按照新特性布局了氢燃料电池。因为氢燃料电池需要用到铂,这就是我们新材料开发的一个延伸。”
在讨论会上,记者还了解到“世界超跑之王” 赛麟汽车落户江苏如皋,助力产业集群发展。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顾镭表示:“2007年,赛麟汽车有意拓展中国市场,经过几年的充分调研和准备,赛麟汽车落户在如皋。我们预计投资178亿元,目前已投资60亿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形成年产能15万轿跑、新能源汽车,还有以SUV为主的传统汽车。我们预计明年6月底工厂建成,10月以后电动车和轿跑就会陆续投放市场。”
都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快,传统零部件企业挑战非常大。据记者了解,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这一进程更快些、发展更清晰些、市场更火热此,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未来发展明确方向。
编辑:李沛洋